記者瞭解到,就在前不久,北京有關部門拿出了北京政府績效管理改革的初稿,向專家學者征求意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要求:“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中央層面的績效管理觀表露無遺。
  北京是較早探索政府績效管理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國家政府績效管理的試點城市,從2009年開始實行的以“履職效率、管理效能、服務效果和創新創優”為核心內容的“三效一創”的政府績效管理模式,在規範政府行為、促進政府職能轉型、提升政府履職效率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對北京的發展從戰略層面提出了頂層思考,明確了北京的功能定位。特別提出了北京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在區域協同一體化的基礎上。而北京作為特大城市存在城市病問題也被重點提到。
  落實總書記講話,北京面臨著一場轉型。作為“指揮棒”的政府績效管理的改變勢在必行。
  近日,北京政府績效管理改革的初稿已形成,相關部門向專家學者征求了意見。“結果估計很快就會出來。”一位參與此事的專家指出。
  改革處於進行時,多位專家就下一步的績效管理改革提出建議。
  京華時報記者張然
  建議1 標準改變
  現狀:改革開放以來,以GDP為主要內容的政績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運用,對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以GDP為指揮棒,片面追求GDP,熱衷於打造政績和形象工程,追捧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致使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公共服務缺失,社會矛盾不斷累積。
  強化公共服務弱化GDP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經濟與社會建設研究室主任鐘君指出,政府績效管理改革應該適應當前轉方式、調結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客觀要求,改革地方政府政績考核評價辦法,以公共服務滿意度等指標體系強化對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的評價考核,淡化GDP在政府政績考核中的比重。
  鐘君指出,首先要解決用什麼標準來考核政績的問題。他建議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務範圍,制定科學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力評價指標體系,同時構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務指標體系在內的政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改革政績考核評價辦法,以基本公共服務力(ABPS)、公共服務滿意度、GDP對公共服務滿意的杠桿指數等指標體係為依據,強化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務評價,弱化GDP評價。
  降低PM2.5為績效指標
  備受霧霾困擾的“口罩一族”關心在北京新的績效管理改革中,環保類指標的設置。北京市社科院管理所副研究員吳向陽指出,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轉變過去只強調GDP的發展理念,提倡科學發展觀。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生態文明建設被提高到前所未有戰略高度。對於部分地區,環境問題已經超過發展問題成為社會的第一需求,政府必須順應民意,調整績效管理的導向,價值目標和取向。把環境、資源、能源、污染等考評指標的比重加大。建議北京這次把降低PM2.5作為重要的績效指標。
  建議2 主體改變
  現狀:據瞭解,以往北京績效考評分為內部和外部兩類。內部是政府官員領導從上到下的評價,占的權重很大。還有內部機構之間的評價,作為服務者和被服務者之間的評價。外部評價,包括很多種,比如在京中央機關作為被服務對象評價北京,同時還包括專家評價和公眾評價。公眾評價一般採用招標方式找第三方發放問卷進行。外部評價在整個考評體系中約占20%,比重較小。
  加大公眾評價的權重
  標準既改變,接下來要解決誰來考核政府政績的問題。
  據悉,在北京市政府績效改革征求意見有關會議上,多位專家提出要在現有的考評機制基礎上加大公眾評價的權重。
  “要想建立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人民必須要參與其中,公眾對於政府滿意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社科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張耘建議在對政府部門進行公眾評價時,要按照自身職能和分工確立差別化的評價標準。比如一些窗口單位和綜合辦公單位要進行區分考評,並逐漸提高公眾評價的權重,以此促進服務型政府的建立。
  國家行政學院考試測評中心副主任、教授劉旭濤分析,政府部門不能自說自話,自己認為是給老百姓辦“好事”,服務於老百姓就要在決策中多吸納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當然可能會遇到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訴求衝突,但恰是需要協商之處,唯此才能夠將矛盾降到最低。
  鐘君指出,本輪改革要高度重視對基本公共服務進行第三方評估,並通過對評估過程進行檢查督導、對評估結果進行實際運用等方式將其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
  建議3 事項改變
  現狀:各部門的重點工作、摺子工程、百姓實事屬於財政投入的重點。但這些政府下大力氣去做的工作到底群眾反饋如何?一份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報告——《公共服務藍皮書》連續3年對全國30餘個城市的調查顯示:公共服務財政投入與老百姓的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得分呈負相關。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本輪全國績效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好事”辦不“好”的破解或可期待。
  全方位考量執政效率等
  鐘君指出,這一調查結果並不意味著提高滿意度不需要財政投入,而與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相關,說明有些城市在公共服務方面財政投入的質量和效率不高,花了錢也沒有讓老百姓滿意。
  把“好事”辦“好”方面,北京已經在全國率先開始探索。記者獲悉,2014年列為北京市社科院重大課題的“政府重大事項績效管理研究”正在展開。課題組主要負責人、北京社科院管理所副研究員李江濤指出,類似重大軌道交通、出租車漲價等政府財政投入多,工作影響人群面廣,涉及部門、涉及利益眾多的項目,區別於政府日常的工作,都應該屬於政府重大事項。未來的方向是,將其區別於普通績效考核,單獨進行績效管理。建立一套科學、規範的考評體系,比如從群眾滿意度、政府執行能力、執政效率等方面全方位考量。
  建議4 應用改變

  輿論監督形成無形壓力
  政府績效管理並不是單純的結果比拼,而是動態的管理過程。
  針對以往評價結果的應用問題,吳向陽指出,當前各地對於績效管理的認識存在一些
  誤區,很多領導都認為績效就是排名。很多地方熱衷排名排隊,把排名作為工作努力的程度表徵。這樣容易造成考評結果應用的簡單化,引起被考評人的抵觸情緒。要麼乾脆不作為未來管理的依據,使績效管理流於形式,要麼與獎金分配、職務升遷、權力變更簡單直接掛鉤,甚至搞末位淘汰,造成現實中一些地方的幹部死盯著得分、排名,不惜造假。實際上,績效管理的目的不是獎懲,而是要通過全過程管理,通過評估和反饋提出整改意見提高政府效率,以實現績效的持續改進。
  他指出,績效結果公開是最好的應用。建議在本輪改革中,嘗試公開考評結果,通過輿論監督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督促政府提高服務水平。
(原標題:北京政府績效新版考評不唯GD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k54pkcbz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